如今,许多人为寻求完美的身材疯狂减肥,认为只有瘦下来才健康。其实,过于消瘦对健康极为不利,更有可能是疾病的表现。
消瘦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体重低于正常下限的一种状态。通常认为,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10%就可诊断为消瘦,即身体质量指数(BMI)小于18.5千克/米^2。
以下几类疾病可引起消瘦,需引起重视。
01、内分泌系统疾病
1.甲状腺功能亢进症:可伴有畏热多汗、性情急躁、震颤多动、心悸、突眼和甲状腺肿大。
2.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:可有皮肤黏膜色素沉着、乏力、低血压及厌食、腹泻等。
3.希恩综合征:常见于生育期妇女,因产后大出血导致腺垂体缺血坏死而引起腺垂体功能减退,可有消瘦、性功能减退、闭经、厌食、恶心呕吐和毛发脱落症状。
4.糖尿病:可有多饮、多食、多尿、消瘦表现。
02、神经系统疾病
包括神经性厌食、延髓性麻痹和重症肌无力,患者可因厌食、吞咽困难、恶心呕吐等而消瘦。
03、消化系统疾病
包括口腔、食管、胃肠及肝胆胰等各种疾病,患者一般有食欲不振、恶心呕吐、腹胀、腹痛、腹泻等症状。
04、神经精神疾病
如郁抑症患者有情绪低落、自卑、无自信心、思维缓慢、睡眠障碍、食欲不振的症状。
05、慢性消耗性疾病
包括结核病、肿瘤、慢性感染。
出现消瘦要查找原因、积极干预
因分泌代谢系统常见疾病如糖尿病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引起的消瘦,患者应积极进行治疗,控制好血糖及甲状腺激素水平。